Post By:2017/3/22 0:44:50
[b] 掏光鱼[/b][b][/b]
[b]二月二,炒糖豆,大人孩子一炕头(儿)。一句家乡的民谣,道出了即墨的二月二节欢乐祥和的味道。现在节庆用品和食品,大都能买得到,节庆市场的繁荣真的令人眼花缭乱,尽管如此,但是毕竟少了一些节日欢乐的味道。那时的民间节日里,老人大人孩子们聚在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大家一齐动手,忙忙碌碌中,盈盈的喜气就在这忙碌的氛围中洋溢了出来,家家户户的喜气连在了一起,于是,欢乐祥和便成了一片深深的海洋。[/b][b][/b]
[b]我的家乡就座落在大海边上呢。应该是在大女儿雯雯四岁那年的二月二吧,那天正好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云敏、刚本等几个村里的伙伴来到我家,打了几把“够级”,有人偶然说起前天七沟村的某某,在养虾池里掏了上百斤大光鱼,或许是应了“二月二,龙抬头”这句古语,我一听,立刻两眼放光来了精神:走,咱们也去掏,掏回来凝乎乎炖了喝酒。就这样,一呼即应间,我们骑上摩托车,载上雯雯,风一般来到了海边。[/b][b][/b]
[b]海上,多少有点凉凉的风,我们在一个个养虾池的坝上慢慢走着,眼睛盯着池底,仔细的搜索着光鱼的洞。光鱼是一种非常懒惰的鱼,我们通常喊它“粘光鱼”,平时吃东西都不会巡游的很远,几乎属于“吃等食”的那类,它懒懒的潜伏在水底某处,当小鱼小虾从它眼前游过而且久不离去的时候,它才“极不情愿”的张开阔阔的大嘴一吞而下。由于粘光鱼懒惰,加上平时流浪惯了,自己从来不会开工建窝,到了秋后天冷了,就趁大一点的螃蟹离开家办事访友之机,蛮横无理的抢占人家的家园,当螃蟹回到家中见家已为光鱼所占,也不与之理论,大度的转身而去,择地重建家园。于是,粘光鱼为了漫长的冬天不被冻死,呼朋唤友一起来住,这样能够把大家的粘液汇在一起,舒舒服服的过上一个暖冬。由于它们在一起互相挤的时候,不断的扑楞活动,洞里的空间就会越来越阔。到了惊蛰以后,天气暖了,光鱼们也会偶尔游出洞来,寻找一点吃的补充一下长长冬眠后的能量。光鱼们一出游,会从窝里面带出黑黑的淤泥,这样一来,就会把洞穴口暴露在我们的眼皮底下。[/b][b][/b]
[b]看,那里有一个光鱼窝!刚本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般,长长的伸出胳膊,指着一处黑黑的地方,尖叫般大喊了一声。喊声未落,我三下五除二脱下衣服,只穿短裤毛衣就急三火四冲了下去。因为养虾池底的泥土很陷,所以只能穿着短裤下去,反正海边除了一个四岁的小女孩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女人,再说了,见到要到手的大美鲜货,也顾不上要脸要腚的了。[/b][b][/b]
[b]我把手伸进洞口,一试,粘粘的粘粘的,感觉这洞里光鱼数量不会少了,立刻精神倍增,使劲把袖子撸到肩膀之上,屏住呼吸,慢慢把手和胳膊伸进了洞穴深处。突然,我的手触到了一只光滑滑的大头,一把握住,一条足有一尺多长的肥肥的光鱼,就这样扑愣愣颤悠悠的拖出了洞穴。那光鱼瞪着眼睛直纳闷儿:你是怎么找到我的?阳光下,大大的光鱼身上的粘膜亮亮的耀着眼睛,坝上的人们立刻欢呼了起来。快快快,扔过来!那欢呼雀跃的场面,不亚于有的人发现了钻石。就这样,弯腰,伸手,一条条又大又肥的粘光鱼,被我这个壮汉拖将出来。雯雯乐的动动这条,摸摸这条,鱼一张嘴一扑楞,吓得她立刻跳将起来,随着一声尖叫,人已跑出好远。[/b][b][/b]
[b]真不错,一窝掏出八条光鱼,足有十斤多重。正当我确认窝里已经扫荡干净,准备上岸的时候,云敏大喊一声:快看你后面呀!我一惊,以为有什么东西欲从背后袭击,慌乱中一转身,噼里啪啦滑了一跤,浑身上下沾满了泥浆。爬起来定睛一看,原来一条外出的大光鱼悠悠荡荡回来了,它正愣着神儿盯着我呢。我一看乐了,这一跤摔得值了,连外出的鱼儿都没有侥幸逃过去呢。[/b][b][/b]
[b]吃鱼不如打鱼乐。真的呢,自己坐在新疆哈密河东宾馆的窗下写这篇短文的时候,还不时的自己笑出了声呢。有了生活的体验,便会收获趣味,付出了劳动就会收获快乐。二月二,龙抬头。趁着这无限春光好时候,你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b][b][/b]
[b] [/b]
[b] [/b]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