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贴回复
返回列表1

查看:613     * 贴子主题:即墨:持续发力,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靓妹:大宁子



积分:1531
注册:2021-03-20
沟通:
Post By:2024/9/27 9:26:20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近年来,即墨区坚持以持续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控源减污、精准防控为主线,多措并举强化治理、管理与监测,持续推动水生态保护,确保水生态环境稳定安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全区4处国省控断面和4处城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3处“千吨万人”级和46处“千吨万人”级以下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保持优良。
“观水寻澜为我拙,衔山暮色为谁留。”夏末初秋,在位于即墨区环秀湖体育休闲公园里,不少骑行爱好者来到生态滨湖绿色廊道上慢骑环游,站在公园中部的“观澜”景观桥上凭栏远眺,向北可望水光潋滟的环秀湖,往南则可以看见郁郁葱葱的湿地景观,湖水上水鸟凫回、白鹭齐飞,成为市民休憩、享受闹市幽静和惬意的“理想地”。
[b]源头把控,加强水环境执法监督[/b]
发源于即墨区灵山街道梁家疃以北、绕村而行的龙泉河是墨水河的最大支流,傍晚时分,河面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掩映。水质改善,河流中鲫鱼、草鱼等淡水鱼越来越多,吸引了众多“钓友”前来垂钓。
美不美,家乡水。依水而生的即墨区河湖众多,有着大小河道150条。从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后,即墨区彻底解决了以往“环保不下河,水务不上岸”的河流环境防治难题。依托“一河(湖)一策”综合整治方案持续强化河湖监管巡查力度,近年来,即墨区先后处置各类疑似河湖问题4354处,销号各类河湖疑似问题1500余处,一大批“违”“乱”“污”问题相继解决。前不久,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联合发文表彰通报中,即墨区被评为“全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县”。
即墨区河流主要为雨源型河流,生态基流匮乏,现状水源主要是污水处理厂的中水补给。其中,龙泉河和墨水河水源主要来自即墨北部污水处理厂等沿线3处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几乎囊括了即墨城区的全部生活污水。因此,作为治水的另一关键环节,污水处理在河流水质改善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4月份,随着即墨区首座全地下污水处理厂——即墨北部污水处理厂的正式投入运行,即墨区“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三年攻坚行动宣告提前一年完成工作任务。2022年开始,即墨区以墨水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为重点,大力推进3处城镇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项目,加快补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切实推动治污能力持续提升。改造提升后,城区污水总处理能力扩容至34万吨/日,3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主要指标由地表水V类标准提高到地表水IV类标准,有效改善了墨水河河道水质,提高了即墨区再生水回用的整体竞争力。
除了治水,加强对岸上污染源的严格监管是河流水质持续改善的根本保障。在今年主汛期来临之前,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执法人员再次来到即墨北部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的全过程各环节开展监督检查,同步开展了城镇污水处理厂上下游拓展执法,严查上游涉水企业汛期借雨偷排、超标超总量排污等违法行为,同时对下游断面、入河排污口周边河道垃圾堆存、随意倾倒污水、雨污混排等沿河环境污染问题加密巡查。
“今年以来,我们持续强化污水处理厂和重点涉水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扎实推进156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并与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和区水利局开展‘双随机 一公开’联合执法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对重要节点及企业排口提取水样送检35个,发现并解决水环境问题62个。”青岛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即墨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卢延宁介绍,同时对辖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的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及达标排放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对企业污染源始终保持执法高压态势。
[img]/tp/2024/0927/0926170243.jpg[/img]
[b]强化监测,提升水环境管理水平[/b]
初秋的大沽河静水流深,大面积芦苇荡随风起伏,沿岸色彩斑斓的植物与蓝天碧水构成一幅壮观雅致的生态画卷。在大沽河即墨段,一座护镜式拦河闸矗立在河中,巍峨挺拔的轮廓与夕阳的余晖交织成即墨区移风店镇一幅动人的画面。
打水、分装、现场检测……在大沽河移风拦河闸附近的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水质监测采样。“我们每个月都会按时对全区14处国省市控断面、4处城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2处国家地下水监测井水质例行监测,同时对5家污水处理厂和60余家重点排污单位水质进行取样监测,还要对墨水河进行加密监测,当好水环境‘哨兵’和‘耳目’,全面掌握全区水质健康状态。”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监测一科助理工程师李玉浩说。
作为水环境保护和管理科学依据的重要来源,水质监测对于保障饮水安全、评估水环境质量、预防水污染事件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坚持“监测预警、追根溯源、分类施策、系统治理”工作思路,持续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监测硬件设备,有序拓展水质新污染物监测能力,通过例行监测、执法监测、监督监测、应急监测等多种监测手段,推进污染治理与管控做实做精技术储备,为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前,水环境监测工作开始从简单出具数据向提出切实管用的综合管理决策建议转变。而这一切又要求水环境监测必须实现感知高效化、数据集成化、分析关联化、测管一体化、应用智能化。针对辖区涉水工业企业较多的现状,即墨区下足水环境监测“绣花功夫”,将80余家重点涉水企业接入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系统,充分运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开展非现场执法,初步建立了远程全时监控、数据关联分析、过程快速取证、线索精准推送、现场快速查处的“五位一体”非现场监管体系。今年以来,共向重点涉水排污单位发送超标短信预警600余条。
让水质环境“尽收眼底”,让污染源“无处遁形”。像这样的“智能化”监管模式,也正逐步应用于小流域治理当中。
这次监测的村庄供水水质正常吗?这月河道巡查发现的“四乱”问题整改了吗?……面对水生态安全等信息多、数量大、监管难的问题,2021年以来,即墨区通过实施数字化平台建设,先后建成即墨智慧水利平台、中小型水库标准化数字管理系统和数字河湖县域平台,实现重要河道、水库水利设施监管科学化、数据可视化、调度智能化。“我们建立了水质监测系统,设立了视频监控设备,安装了水量传感器。”青岛市即墨区水利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重点河道增设视频监控150余套,增加卫星遥感监测和数字孪生2个模块,形成涵盖全域14条较大河流、150条河道、40座中小型水库的河湖管理保护数据库,推动实现“看水一张网、治水一张图、管水一平台、兴水一盘棋”。
[b]注重协同,突出水环境改善的陆海一体化[/b]
暑假期间,到即墨区滨海公园打卡游玩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在广阔的黄海滩头,人们吹海风、洗海澡、赶海拾贝……行走在美丽海湾的各个角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景象尽显。
作为一座山海城相依相拥的城市,即墨区拥有2517平方公里海域和183公里黄金海岸线,坐拥丁字湾、栲栳湾等7处海湾。多年来,即墨区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美丽海湾建设为工作主线,统筹推进陆海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亲海环境整治,精心呵护海洋生态。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为了治理陆源污染,即墨区加强陆海统筹和区域联动,实现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完成了山东省渔港名录内10处渔港环境综合整治和5000亩海上养殖环保浮球升级改造,投资7800余万元对大任河实施综合治理,完成2169处入海排污口整治销号任务。同时,先后投资约17.4亿元对小岛湾北侧海岸带和小管岛进行综合整治,并打造人才公园、健身绿廊、大任河文体公园等6处沿湾亲水亲海游憩休闲空间,有效提升公众临海亲海品质。去年年底,崂山湾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一批美丽海湾并荣登榜首,蓝天白云下,一湾碧水、沙鸥翔集、水鸟嬉戏……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阶段性进展。
海洋治理、岸线修复的富民成果转化,也在逐步展现。在鳌山湾畔,即墨区充分发挥滨海资源优势,围绕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盘活资源、嫁接利用,在栲栳、雄崖所村庄规划建设了传统风貌民宿20余处,在笔架山规划建设了30余公里运动休闲环路、8个休闲驿站,渔村民宿、休闲运动、精品采摘等海洋文旅新业态正在加速形成。与此同时,得益于小岛湾北岸综合整治项目的成果,青岛蓝谷已聚集50余家“国字号”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90余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两院院士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00余人,构筑起以海洋高技术服务、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和海洋文旅、涉海总部经济为特色的“3+2”产业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科技华尔街”。
河海之变,也折射出即墨生态发展理念之变。在举全区之力、以前所未有的铁腕手段坚决打赢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即墨也积极实施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并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和专家服务,提高企业环保意识,既要经济发展,更要碧水蓝天,不断筑牢绿色发展生态屏障,让即墨发展底色愈发亮丽。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1
Powered by ShuzirenCms © 2003-2024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1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