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贴回复
返回列表1

查看:1361     * 贴子主题:校内课后托管 如何好玩又好学?

帅哥:月桂树



积分:375
注册:2006-08-03
沟通:
Post By:2025/1/24 11:24:27
[size=4][color=#606266]  自国家“双减”政策出台以来,青岛市各中小学积极响应,纷纷开展课后校内服务和托管。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家长们对于校内托管服务的质量、内容以及第三方机构的资质和管理提出了诸多疑虑。为此,在青岛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青岛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盈科(青岛)律师事务所涉军维权主任徐迎伏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青岛市校内托管社会服务的提案。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b]课后校内托管问题不少[/b]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自2019年春季起,青岛各市区小学统一开展课后校内托管、校内课后服务,为此各中小学积极引进书法课、国画课、手工课等特色校内课后服务课程。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至今为止,伴随课后校内托管与课后特色课程的开展与不断完善,家长和学生的课后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较大问题。徐迎伏委员调研发现,家长们对于校内托管服务的质量、内容以及第三方机构的资质和管理提出了诸多疑虑。“比如,校内服务第三方机构缺少标准化流程、老师资质参差不齐、课后特色课程内容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他认为,这些题不仅影响了课后服务的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b]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助力高质量托管[/b]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为此,徐迎伏委员提出完善奖惩机制和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内容体系。建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第三方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设立准入门槛,并定期进行质量监管和考评。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需对第三方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的资质要求作出明确规定,严格执行审核准入程序,统一组织筛选,合格者入库,入库后进行统一分配并定期调换服务位置等;不合格者出库,一定期限不得再申请入库,并不定期蓄新入库。”徐迎伏委员认为,这样可以倒逼入库机构不断完善自身、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自我培训老师提升老师水平、能力,以免自身被淘汰,进而不断提升第三方机构服务水平。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同时,建议鼓励第三方机构不断创新,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在体育、艺术、人文、科技等多方面的学习需求。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b]教育部门高度重视[/b]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该提案得到了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市南区在全市率先搭建起全区层面课后服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规范了第三方参与课后服务的流程,形成了全流程、全链条的管理机制,实现了第三方特色课程的集中呈现,并于今年秋季学期全面启用该共享平台。学生可以像网络购物一样,在平台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发展兴趣、培养爱好、学习特长。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市南区所有公办小学,参与学生超1.2万人,“轻负高效”的“好课后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帮助学生们快乐成长、张扬个性。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2024年8月,一场特殊的“双选会”在青岛金门路小学举行。参加双选会的不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而是学校负责人、家委会代表和提供特色课程服务的第三方机构。课程“双选会”是市南区搭建课后服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规范机构准入的重要一环。强化准入,坚持依法依规、公开公平、严格进入、动态管理的原则,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招募入校的机构资质的合法性、师资的专业性进行审核,重点审核营业执照、法人材料、教师材料、课程材料及办学成果,引入的课程必须要经过严格答辩或已获得教育主管部门认可。证照不齐、经营范围不符要求的“一票否决”。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如今,在青岛市的校园里,课后服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们在课后不仅可以参加书法、国画等艺术课程,还可以接触到科学实验、体育活动等多样化的课程。第三方机构的管理也更加规范,老师们的资质得到了严格把关,服务质量得到了显着提升。文/赵彦阅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page]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b]关于进一步完善青岛市校内托管社会服务的提案[/b]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b]一、基本情况[/b]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为不断满足国家科技强国需要,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实力,为响应与配合国家“双减”政策,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的课后教育,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意见均明确提出要更加完善学生校内课后服务,丰富学生课后生活,坚决落实“学校不能把学生的课后时间全部推到社会上去”,“学校要积极做好校内课后服务”等要求。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为此各中小学积极开展课后校内服务,积极引进书法课、国画课、手工课等特色校内课后服务课程,积极建设科学实验室,为满足科技型人才培养做出各项积极举措。积极激发培养孩子创新能力,大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积极响应“科技型人才从小培养”理念的落实。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b]二、存在问题[/b]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自2019年春季起,青岛各市区小学统一开展课后校内托管、校内课后服务。至今为止,伴随课后校内托管与课后特色课程的开展与不断完善,家长和学生的课后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较大问题。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一)校内服务第三方缺少标准化流程,各自按自己在校外的托管模式工作,没有统一的规定,没有统一组织培养、组织学习,不能形成统一的科学的流程、系统合理的体系,不利于学生的习惯培养与能力培养。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二)存在第三方机构指派老师没有资质,不负责任,更换老师频繁等现象;而且老师只保障学生安全,其他事项疏于管理也无力管理,长此以往养成学生自由散漫的坏习惯,不利于学生成长,不利于优秀习惯养成。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三)校内课后特色课方面,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以艺术方向课程为主,欠缺科学、实践、体育等方面的课程。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b]三、意见建议[/b]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一)建议完善奖惩机制,设置第三方机构准入门槛,优化第三方机构服务质量考评制度。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需对第三方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的资质要求作出明确规定,严格执行审核准入程序,统一组织筛选,合格者入库,入库后进行统一分配并定期调换服务位置等;不合格者出库,一定期限不得再申请入库,并不定期蓄新入库,由此倒逼入库机构不断完善自身、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自我培训老师提升老师水平、能力,以免自身被淘汰,进而不断提升第三方机构服务水平。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同时统一监管模式,定期做家长评分、开汇报会议、提交服务报告等形式进行统一质量监管,探索与学校、家长建立对第三方机构的公平、公正、专业的综合监督、检查、评价体系,以学期或学年为考评阶段,设置动态奖惩激励制度,有效保障第三方机构服务质量。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二)多措并举,进一步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课后服务内容体系。
[/color][/size][size=4][color=#606266]  课后服务工作应加强探索,敢于创新,在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上下功夫,要以丰富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出发点,兼顾学生在体育、艺术、人文、科技等各方面的学习需求,配合一定比例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建立课程动态评估调整机制,为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和长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color][/size]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1
Powered by ShuzirenCms © 2003-2025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1102 second(s)